
普京停火,葫芦里卖的什么药?
复活节的钟声敲响了,但乌克兰的枪炮声似乎并没有停歇的意思。普京大帝这回玩了个新花样:宣布在复活节期间停火30小时。说是人道主义,可这时间点掐得,怎么看都像是在战场上耍了个小聪明。停火30小时,够干嘛的?也就够前线的士兵们吃顿饺子,睡个好觉。你跟我说这是为了让人家过节?糊弄鬼呢!
更耐人寻味的是,普京一边宣布停火,一边又高调宣布俄军在库尔斯克州取得了重大进展,夺回了大片土地。这唱的是哪一出?明摆着是“胡萝卜加大棒”嘛。一手施压,一手示好,试图在战场上和谈判桌上都占据主动。只是这如意算盘,能不能打响,还得两说。
乌克兰那边呢,泽连斯基也不是吃素的。直接把战时状态和总动员令延长到了8月份。这意思很明确:别跟我玩虚的,要打就奉陪到底。普京的停火,在乌克兰看来,恐怕就是个笑话。
俄乌冲突,美国这回不玩了?
这边的战火还没熄灭,那边的美国又开始整活了。特朗普放出话来,说如果俄乌谈判短期内没进展,美国就不掺和了。这可真是“翻脸比翻书还快”。前段时间还上蹿下跳地要当和事佬,这会儿怎么就撂挑子了呢?
其实也不难理解。美国这几年在国际事务上一直奉行“美国优先”的原则。说白了,就是一切以美国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。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,美国也开始掂量了:这买卖划算吗?继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,到底能得到多少回报?
现在看来,这笔账好像不太划算。俄乌冲突持续胶着,看不到尽头。美国国内的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,通货膨胀居高不下,民众怨声载道。在这种情况下,特朗普政府自然要重新评估自己的战略。如果继续介入俄乌冲突,不仅看不到实际收益,反而可能拖累国内经济,影响自己的政治前途。所以,特朗普干脆来了个“战略性撤退”,把皮球踢给了欧洲。
停火容易,和平难求
说到底,俄乌冲突的症结在于双方缺乏互信,各自都有自己的小算盘。普京的停火,与其说是为了和平,不如说是为了争取更大的战略优势。乌克兰也不会轻易上当,毕竟吃了太多亏了。
至于美国,它从来都不是一个纯粹的“和平使者”。它的介入和退出,都取决于自身的利益考量。现在看来,美国似乎对俄乌和谈失去了耐心,准备抽身而退。
俄乌冲突,何时才能真正停火?和平的曙光,又在何方?这恐怕是一个谁也无法给出确切答案的问题。
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